查找有关伊斯兰教问题的答案

在我们的常见问题中,为您全面解答有关伊斯兰教的问题。探索丰富的伊斯兰知识,更好地了解伊斯兰。

常见问题

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伊斯兰教的问题,可以与我们联系!

伊斯兰教是一种自然而完整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充分关注自己与真主及其创造物的关系。伊斯兰教教导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安宁,就必须履行真主认可的善行,造福社会和个人。

伊斯兰教的教义很简单:只信仰和崇拜唯一的真主,并接受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为真主的最终使者。伊斯兰教 "一词的意思是服从真主,其信徒被称为穆斯林,他们可以来自任何种族或民族背景。

答案是否定的。耶稣不是神有几个原因:

  • 首先,正如《民数记》23:19 和其他地方提到的,上帝不是人。
  • 其次,耶稣本人从未宣称过这样的事情。如果耶稣自己都没有说过,那么声称这种亵渎神明的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 第三,耶稣否认自己是神,并解释说他有一位上帝。他称自己的神为 "唯一的真神",如《约翰福音》17:3。"唯一的真神 "表明,耶稣或其他任何人都不是神。只有万物的创造者才是上帝。

安拉是阿拉伯语 "上帝(创造者)"的音译。圣经》和《古兰经》都认为,真主始终保持着完美的品质,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他相提并论。"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他相提并论"(《古兰经》第 112 章,《以赛亚书》46:9)。

古兰经》没有说真主是精神;精神是真主创造的。除了真主描述自己或其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描述自己的方式之外,任何人都无权描述真主,因为没有人比真主更了解真主,也没有任何被造物比真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更了解自己的造物主。

真主说(释义):"你说,是你知道得多,还是真主知道得多?[al-Baqarah 2:140)。圣经》也说精神是被创造的。诗篇》104:30--精神是被创造的(明确的迹象)。古兰经》和《圣经》都证实了这一点。

上帝不是人,也不是人类意义上的灵魂。圣经》和《古兰经》都认为神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 

古兰经》强调 "万物非主"(《古兰经》112:4),突出了真主的本性是任何被造物都无法比拟的。

穆斯林相信耶稣没有为我们的罪而死。这只是因为上帝出于恩典宽恕了我们--他的宽恕不需要代价--只要忏悔就会得到宽恕。

万能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们说:'我们杀了真主的使者麦尔彦之子弥赛亚-耶稣。他们没有杀死他,也没有把他钉在十字架上,而是把他的肖像放在另一个人身上(他们杀死了那个人)......"(《古兰经》4:157)。

穆斯林相信,真主在历史上派遣了许多先知来引导人类。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被赋予了多项奇迹,其中包括

  1. 月亮分裂不信道者要求穆罕默德创造奇迹,在真主的允许下,他指着月亮,月亮分裂成两半。
  2. 伊斯拉和米拉杰:从麦加到耶路撒冷的神奇夜行和升天,在那里他与上帝交流。
  3. 食物和水的祝福:在不同的场合,少量的食物和水奇迹般地足以养活大量的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以下三个事实:

  1. 早期的先知和他们的书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派给特定的人的。一旦这个时期结束,新的先知就会带着新的书籍来取代之前的书籍。因此,真主并不需要保存这些书籍。早期书籍的保存是对人们的一种考验。 

    因此,当人们误入歧途时,他们就会更改先知们带来的书籍中的内容,使他们可以做被禁止的事情。就这样,所有早期的启示录要么被更改,要么失传。
  2.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先知,他不是被派遣给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时间。他被派往全人类,直到世界末日。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我只派遣你(穆罕默德)作为喜讯的传达者和全人类的警告者,但大多数人不明白"。[尊贵的《古兰经》34:28)。因此,他的启示之书《古兰经》必须得到特别的保存,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更改或遗失,以便世世代代的人类都能得到它,直到世界的末日。
  3. 古兰经》是赐予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主要奇迹,以证明他是真主的真正先知。因此,必须保存《古兰经》,以向后人证明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真主的最后一位先知。 

    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之后出现的所有假先知都带来了他们自称是真主启示的书籍,但这些书籍都不具备被成千上万人背诵的神奇能力,也没有对《古兰经》的信息进行改进。 

    保存《古兰经》的意义在于,伊斯兰教因《古兰经》而保持了其最初的纯洁性。人类总能回到伊斯兰教的源头,无论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添加或遗忘了什么。伊斯兰教的所有基本原则都可以在《古兰经》中找到。 

    因此,《古兰经》的保存意味着伊斯兰教最终形式的保存。耶稣福音》的遗失意味着基督徒除非接受伊斯兰教,否则永远无法回归先知耶稣的真正教义。同样,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被巴比伦人摧毁后,原始《圣经》也随之丢失。 

    因此,除了追随伊斯兰教,犹太人无法回归先知摩西的纯正教义。只有在伊斯兰教中,先知们的纯正教义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真主在《古兰经》中说"真主唯一接受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尊贵的古兰经 3:19)。
  1.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独一的,不是三位一体的,三位一体的观念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认识,《旧约》中的任何先知都没有宣扬过,耶稣也没有解释过。三位一体 "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出现在《圣经》中,穆斯林和犹太人都认为亚伯拉罕的真主是唯一的,而不是三位一体的。
  2. 在伊斯兰教中,耶稣与其他使者一样,是真主的使者之一,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都很特别,都和我们一样是人。我们只崇拜派遣他们的真主。

    我们相信,耶稣是上帝的使者,但不是神,也不是上帝之子。上帝没有儿子,也没有家庭;他不生育。我们热爱耶稣,遵从他的真实教诲,像他一样祈祷,像他一样斋戒。相反,你只会根据伊斯兰教纠正你对他的信仰。

    耶稣是以色列的弥赛亚(受膏者/被选者)先知。耶稣由圣母玛利亚所生,没有父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神圣的。我们认为他的出生是一个奇迹,耶稣不是上帝之子,上帝也没有儿子。除了耶稣,《圣经》中还有很多人被称为上帝之子,如亚当、大卫和以色列。因此,"上帝之子 "一词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亲生儿子。

    相反,它隐喻着上帝虔诚的仆人、伟人、亲近上帝的人。它不是指神的儿子。否则,有这种想法的人将不得不崇拜《圣经》中所有被称为上帝之子的人。

    我们相信耶稣不是为罪而死!只是因为上帝出于他的恩典宽恕了我们--他的宽恕不需要代价--只要悔改,你就会得到宽恕。这就是耶稣自己在《圣经》中所教导的,他说:"我来,是要叫罪人悔改。"他还说:"你们要悔改,因为神的国近了。"因此,这始终是获得宽恕的简单方法。
  3. 伊斯兰教没有原罪。我们不应对亚当的罪负责。我们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公正、不公平的,不是真主的意思。
  4. 我们不向牧师忏悔,而是直接向上帝忏悔。
  5. 伊斯兰教中的天堂是身体和灵魂的物质生活,而不仅仅是精神生活。地狱也是如此。
  6. 伊斯兰教并不像基督教以基督命名、犹太教以犹大命名、佛教以佛陀命名那样,以某个人的名字命名。伊斯兰教描述的是一种臣服于真主并意识到真主的关系--这就是它的字面意思。 

    因此,我们认为伊斯兰教是自亚当以来所有先知的第一个共同的原始宗教,所有先知都是穆斯林(顺从真主的仆人),包括耶稣。
  7. 伊斯兰教主要是关于国王(真主本人)和他的信息。它关注的是发送者,而不是被发送者。因此,我们不会夸大或过分赞美先知或宗教人士。 

    在伊斯兰教中,你和真主之间没有中间人,你可以直接向真主祈祷。不需要中间人。伊斯兰教没有宗教神权,除了真主,我们不向牧师或任何人忏悔。
  8. 在伊斯兰教中,崇拜并不仅仅是仪式。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术语,包括任何取悦真主的行为。所有善行都是礼拜的一种:微笑、真诚地工作、说一句好话,甚至温柔地对待配偶。

    这一切都会得到上帝的极大奖赏。相反,任何不讨上帝喜悦的行为都是罪;说人坏话是罪、欺骗是罪、撒谎是罪、伤害无辜是罪、破坏环境也是罪。
  9. 伊斯兰教的神源有作者声明,而《圣经》却没有。我的意思是,真主在这些来源中明确地说:"我启示了这些来源!"另外,伊斯兰教的源头(《古兰经》)是唯一一部有先知时代脚本的神书。因此,我们有原始脚本和更多。

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真主的最终启示。他们认为这是真主历经多年启示给他的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字面意思。古兰经》充满智慧。它充满了真主的神奇和荣耀,也是真主仁慈和正义的见证。

它不是历史书、故事书或科学教科书,尽管它包含了所有这些类型的内容。古兰经》是真主赐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它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在《古兰经》第二章第二节中,真主在描述《古兰经》时称其为 "一本无庸置疑的书,是给虔诚、正直、敬畏真主者的引导"(《古兰经》2:2)。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核心。

信仰《古兰经》是一项要求。不信仰《古兰经》全文的人不能自称为穆斯林。"使者(穆罕默德)信奉他的主所降示的,信士们也信奉他的主所降示的。

每个人都信仰真主、天使、书籍和使者。(他们说)'我们对真主的使者不加区分'--他们说:'我们聆听,我们服从。(我们寻求)你的饶恕,我们的主,(一切)都归于你'"。(古兰经》2:285)。

伊斯兰教有两个主要来源:《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正统传统,后者解释了《古兰经》,有时还扩展了《古兰经》的内容。"我确已将天经(《古兰经》)降示你(穆罕默德啊),但你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所不同的事,并(作为)对信道之民的引导和慈悯"(《古兰经》16:64)。(古兰经》16:64)。

我们不是来这里比较耶稣和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因为在我们的宗教中,禁止比较先知,看谁更优越,尤其是那种涉及损害他人地位的比较,而你正是这样做的。

除了指责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你无法证明耶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优于真主的造物。这在我们的宗教中是不可接受的,即使对方的地位较低。

至于诋毁任何一位先知,任何这样做的穆斯林都犯下了不信道的行为,从而使他超越了伊斯兰教的范围。

我们的宗教维护先知和使者的尊严,对他们推崇备至,并将信仰所有先知和使者作为信仰的支柱之一。我们的宗教只赞美先知和使者。

真主在他的圣书《古兰经》中提到了他们的崇拜和赞美,还提到了他们的祈求、他们对真主的敬畏、他们号召他们的子民信仰、嘱咐他们做正确的事,禁止他们做错误的事。

在《真主的圣训》和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圣训》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他们的坏话;相反,根据这两处资料,我们有义务敬仰他们,并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将耶稣和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相提并论不是我们宗教的追求,你们也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我们受命追随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并在此之前证明他是真主的使者,这与他是否是真主创造的最好的人无关。

这不仅出现在我们的宗教中;相反,每一个被主派来使者的人都被指示要相信他们的使者并追随他,即使他不是真主创造的最优秀的人。难道规定先知必须是真主创造的最优秀的人吗?在一个时代,有许多先知和使者,那么以前的民族会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不证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是真主的使者,因为他是真主创造的最优秀的人,他也没有说过 "跟随我吧,因为我是真主创造的最优秀的人"。相反,我们知道(他是真主创造的最优秀者)是因为真主(愿主赞颂他)提升了他的地位。

在伊斯兰教中,真主(阿拉伯语为 Allah)的名字或属性之一是 Al-Wadood,意思是 "至爱"。它的词根是 "瓦达",字面意思是 "所爱的"。安拉在《古兰经》中提到"{他是至赦的,是至慈的,是至爱的}"(《古兰经》85:14)。 

真主喜爱信奉他的宗教的人,他喜爱信奉他的宗教的人的不同品质,正如他在书中所解释的那样:"{(穆罕默德啊,对人类)说:'如果你们(真的)爱真主,那就跟随我(即通过遵循《古兰经》和先知的传统接受伊斯兰教),真主将爱你们,并赦免你们的罪过。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阿勒-伊姆兰》3:31)。 

有几节经文讲述了真主喜爱信士的品质:"{......真主喜爱行善者}"(《古兰经》3:134)。"{......真主喜爱 As-Sabirun(忍耐者)}"(《阿勒-伊姆兰》3:146)。"{......真主喜爱(信赖他的)人}"(《阿勒-伊姆兰》3:159)。"{......真主喜爱公正行事的人}"(《麦达》5:42)。我们从上述经文中得出结论,真主喜爱那些道德高尚的人。 

此外,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以下圣训中提到了真主的爱:如果真主爱一个人,他就会召唤[天使]加百列,说:'真主爱某某,加百列爱他啊。'加百列会爱上他,然后加百列会向天国的居民宣布:'真主爱某某,因此你们也应该爱他。 

因此,所有天国的居民都会爱戴他,然后他就会得到大地之民的欢心。(布哈里语)。

伊斯兰教中有多种类型的爱:

  • 爱安拉和他的先知穆罕默德 信徒们应该爱造物主安拉胜过任何人或任何事。应当最爱真主,因为这将保证真主的爱,如上所述。我们爱安拉和他的先知(PBUH)的方式就是按照先知教导我们的方式服从安拉的命令。 

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具备以下三种品质的人,将拥有信仰的甜蜜(喜悦):

  1. 真主和他的使者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亲近的人。 
  2. 谁爱一个人,他只为真主而爱他。 
  3. 谁讨厌回到无神论(不信教),就像他讨厌被扔进火里一样"。(布哈里语)。
  • 爱先知的同伴和信众 我们应该对先知的同伴和信士们怀有一种特殊的爱;一种不以任何世俗利益为基础的爱--只为真主而爱。一个人向先知询问关于 "时刻"(即审判日)的问题,他说:"'时刻'会在什么时候?先知说:"你为它准备了什么?"那人说:"除了我爱安拉和他的使者之外,什么都没有。穆圣说:"你将与你所爱的人在一起"。(布哈里语)。 

阿纳斯接着说"我们从来没有像听到先知的那句话(即'你将与你所爱的人在一起')那样高兴过。 

因此,我爱先知、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我希望我将与他们在一起,因为我爱他们,尽管我的行为与他们并不相同"。对信徒的爱会使穆斯林群体更加团结和强大;增加这种爱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互相问候伊斯兰:"愿你们平安"。Samurah ibn Jundub 的传述:先知命令我们回应伊玛目的问候,彼此相爱,互相致敬。(Sunan Abu Dawood)。

  • 爱我们的父母 根据以下经文,爱父母、孝敬父母是在崇拜真主之后的事情:"你们的主已命令你们只崇拜他。你们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方或双方在你的一生中进入老年,你不要对他们说不敬的话,也不要对他们大喊大叫,而要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他们}"(《伊斯蘭教》17:23)。
  • 爱我们的配偶 真主在他的书中提到,他把爱情、亲情和仁慈放在夫妻之间:"{真主的迹象之一,就是从你们中间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在其中找到安宁,真主把爱和仁慈放在你们(心灵)之间。这对反省的人确有昭示"(《古兰经》30:21)。

首先,伊斯兰教是和平、仁慈和仁爱的宗教,正如万能的真主所言"我派遣你[穆罕默德啊],只是为了怜悯世人"。(21:107, Al-Anbiyaa)。古兰经》命令穆斯林不要与不作战的人作战,但并不妨碍我们善待他们。

万能的真主说"真主不禁止你们与那些不因宗教而与你们争斗、不把你们逐出家园的人交往,不禁止你们对他们行善,对他们公正。真主喜爱公正的人。(8)真主只禁止你们与那些因宗教而与你们作战、把你们逐出家园并帮助驱逐你们的人为伍--[禁止]你们与他们结盟。谁与他们结盟,谁就是罪人。(9)(《古兰经》60:8-9)。

由此可见,必须公平、友善地对待那些无意与穆斯林作战的人。此外,伊斯兰教还规定,如果与穆斯林作战的人倾向于和平,那么穆斯林也必须倾向于和平,停止与他们作战,并依靠真主。

全能的真主说真主说:"如果他们倾向于和平,那末,他们也倾向于和平,而归依真主。真主确是全听的,确是全知的。(安法尔》8:61)。伊斯兰教命令打击那些试图破坏伊斯兰教神圣性的人,打击那些试图用武力阻止伊斯兰教信息传播的人。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在向穆斯林宣战。

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们作战是每个穆斯林的宗教义务。伊斯兰教还规定了一些只为穆斯林所知并适用的战争法则。伊斯兰教制定的战争道德规范从未在任何其他宗教或民族中提及或陈述过。

只有伊斯兰教禁止杀害没有参与战斗的妇女,也禁止杀害儿童和老人。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奉真主之名,在真主的帮助下,恪守真主使者的宗教。

不要杀死衰老的老人、婴儿、儿童或妇女;不要对战利品不诚实,而要收集战利品,行善积德,因为真主喜爱行善者。他们提到,在先知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一名妇女被杀,因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禁止杀害妇女和儿童。

伊斯兰教还命令善待战俘,不得杀害他们。伊斯兰教的仁慈和宽恕在先知对待将他逐出麦加的麦加人的态度中得到了高度体现。当他再次战胜他们时,他对他们说了先知约瑟夫对他的兄弟们说过的话:"今天不怪你们。走吧,你们自由了!"

在伊斯兰教中,耶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被认为是真主最伟大的先知和使者之一。他奇迹般地与圣母玛利亚无父而生,这是真主大能的象征。然而,伊斯兰教并不把耶稣视为神或上帝之子。相反,他被视为真主的仆人、好消息的传递者和人类的标志。

在伊斯兰教中,耶稣作为真主选中的使者备受尊崇。古兰经》25 次提到他的名字,称他为 "弥赛亚 "和 "真主的圣言"。穆斯林相信他的神奇诞生、神迹和一神论的信息。

伊斯兰教认为,耶稣宣扬的是对唯一真神的崇拜,而不是对他自己的崇拜。他被视为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以及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他们平安)等众多先知中的一环。

虽然穆斯林不相信基督教神学所理解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或复活,但他们相信真主让耶稣升天。伊斯兰教还教导人们,耶稣将在审判日之前重返人间,建立正义并打败反基督者。

从本质上讲,伊斯兰教认为耶稣是正义的先知、真主的仆人、神圣信息的传递者,但他本身并不神圣。这种观点既保持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严格的一神论,又将耶稣视为真主最敬爱的使者之一。

古兰经》被视为奇迹有几个原因:

  1. 卓越的语言:古兰经》的语言无与伦比,一直是阿拉伯文学的标杆。它的雄辩、风格和修辞手法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即使是当时和之后最有技巧的阿拉伯诗人和作家也无法与之匹敌。
  2. 保存:与以往的经文不同,《古兰经》以其原始形式保存下来,没有任何改动或损坏。真主在《古兰经》中承诺了这种保存方式:"我确已降示《古兰经》,我确将守护《古兰经》"(15:9)。
  3. 科学预知:古兰经》中包含了一些在它被启示时还不为人知的自然现象的知识,这些知识直到最近才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其中包括对胚胎发育、宇宙膨胀和水循环等的描述。
  4. 历史准确性:古兰经》准确记述了过去的事件和文明,其中一些事件和文明在《古兰经》降示时并不为人所知,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5. 预言:古兰经》中的预言已经成真,例如拜占庭人在最初战败波斯人后取得了胜利。
  6. 全面的指导:古兰经》为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以永恒的智慧解决精神、道德、社会和法律问题。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生活体系,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依然适用。
  7. 对人的影响:古兰经》对阅读和聆听它的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往往会在情感和精神上打动他们。许多人在聆听或阅读《古兰经》后信奉了伊斯兰教。
  8. 向人类提出的挑战:《古兰经》向人类提出了挑战,哪怕只有一章与《古兰经》相似,这一挑战至今仍未完成。
  9. 内部一致性:尽管《古兰经》在不同的环境中降示了 23 年之久,但其内部却保持了完美的一致性,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10. 普世信息:古兰经》的信息具有普世性,不分时间、地点或文化背景,面向全人类。

除其他外,这些方面都促使穆斯林相信《古兰经》确实是神奇而神圣的。

伊斯兰教高度重视对家人和他人的爱,并将其视为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伊斯兰教义中关于爱的几个主要方面:

  1. 爱父母 古兰经》强调善待和尊重父母的重要性。真主说:"你们的主规定你们只崇拜他。你们当孝敬父母。如果在你们的一生中,他们中的一方或双方年老,你们不要对他们说一句不敬的话,也不要对他们大喊大叫,而应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他们"(17:23)。
  2. 配偶之间的爱 伊斯兰教鼓励夫妻恩爱。古兰经》说"他的迹象中包括:他从你们中间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与他们安居,他把爱和慈悲放在你们(心灵)之间"(30:21)。
  3. 爱孩子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对儿童的关爱是众所周知的。他说他说:"他不是我们中不怜悯幼童、不尊敬老人的人"(Tirmidhi)。
  4. 对亲人的爱 伊斯兰教大力提倡与亲属保持良好关系。先知说"谁信仰真主和末日,就让他保持亲属关系"(布哈里语)。
  5. 热爱穆斯林同胞 我们鼓励穆斯林为了真主而彼此相爱。先知说"你们只有信道才能进入天堂,你们只有彼此相爱才能信道"(穆斯林语)。
  6. 对人类的爱 伊斯兰教教导对全人类的爱与同情。古兰经》说"人类啊我从一男一女创造了你们,我使你们成为民族和部落,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
  7. 热爱真主及其使者 在伊斯兰教中,这被视为最高形式的爱。真主说:"穆罕默德啊,你说:"如果你爱真主,那就跟随我吧,真主必爱你,必赦免你的罪过。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3:31)。

在伊斯兰教中,这些不同形式的爱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信徒信仰和品格中相互关联的方面。爱被视为接近真主和履行对他人责任的一种手段。

伊斯兰教教导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伊斯兰教没有原罪的概念;每个人生来都是无罪的。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过"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处于适合的状态(天生具有美德和真主意识),然后他的父母会让他成为犹太人、基督徒或玛吉安人"(《布哈里圣训集》)。

当一个人犯罪时,我们鼓励他真诚地忏悔,寻求真主的宽恕,并努力改正错误。真主是至赦至慈的,他愿意宽恕那些向他忏悔的人的一切罪过。 

古兰经》说"你说:'我的仆人们啊,你们犯了罪,不要对真主的仁慈绝望。真主确已赦宥一切罪过。他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39:53)。

在伊斯兰教中,寻求宽恕的过程包括:

  1. 承认自己的罪行并感到真正的悔恨。
  2. 向真主祈求宽恕
  3. 有不再重犯的坚定决心。
  4. 如果罪行涉及伤害他人,也要做出补偿或寻求他人的宽恕。

伊斯兰教强调,只要人还活着,意识清醒,悔改之门就永远敞开。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过"真主在夜间伸手接受白天犯罪的人的忏悔,真主在白天伸手接受夜间犯罪的人的忏悔,只要太阳不从西边升起,(这种情况就会持续下去)"(《穆斯林圣训集》)。

此外,伊斯兰教教导人们,善行可以消除恶行。古兰经》说"善行确能消除恶行。这是对记忆者的提醒"(11:114)。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真主的宽恕是巨大的,但伊斯兰教也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审判日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在伊斯兰教中,人与真主之间不需要任何中间人来寻求宽恕。穆斯林被鼓励直接向真主寻求宽恕,这加强了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的直接关系。

伊斯兰教为战争期间的行为制定了严格的道德准则,强调仁慈、正义和保护非战斗人员。这些准则在提出时具有革命性意义,时至今日依然适用。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

  1. 保护非战斗人员: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严禁杀害妇女、儿童、老人和未参与战斗的宗教人士。他说"不要杀害寺院里的僧侣,不要杀害坐在礼拜场所的人"(艾哈迈德传述集)。
  2. 禁止残割: 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禁止肢解尸体,他说"不要偷窃(战利品),不要违背誓言,不要残害(死者)尸体"(《穆斯林圣训集》)。
  3. 战俘待遇: 伊斯兰教规定要人道地对待战俘。古兰经》说古兰经》说:"他们不顾穷人、孤儿和被俘的人对食物的喜爱,而给他们食物,[说]:'我们给你们食物,只是为了真主的恩惠。我们不希望从你们那里得到报酬或感激'"(76:8-9)。
  4. 保护财产和自然: 禁止不必要地破坏财产、庄稼和树木。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曾训示他的军队"不要破坏村庄和城镇,不要毁坏耕地和花园,不要屠杀牲畜"(《穆瓦塔》)。
  5. 维护条约: 穆斯林必须遵守条约和协议。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履行真主的盟约,你们当以真主为你们的见证人,不要在盟约确定之后违背誓言。真主知道你们的行为"(16:91)。
  6. 相称性: 武力的使用应与威胁相称。古兰经》说"如果你们惩罚[敌人],你们应当用与你们所受的伤害相当的惩罚。如果你们忍耐--忍耐的人更好"(16:126)。
  7. 停止敌对行动: 如果敌人倾向于和平,穆斯林就必须停止敌对行动。古兰经》说:"如果他们倾向于和平,那末,你们也要倾向于和平,而归依真主。真主确是全听的,确是全知的"(8:61)。
  8. 意图 战争只能是为了正义,而不是为了物质利益或报复。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过"一支为真主的喜悦而战并服从统治者的军队,将带着丰厚的奖赏和战利品归来,而一支为世俗利益或名声而战的军队,将带着没有奖赏和很少的战利品归来"(Sunan an-Nasa'i)。

这些准则表明,即使在冲突时期,伊斯兰教也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和尊严。它们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对平民和基础设施的影响,即使在最具挑战性的情况下也要保持道德操守。

审判日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这一天,所有人都将复活,并对自己今生的行为负责。 

古兰经》将这一天描述为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在这一天,每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将被权衡,每个人都将受到真主公正的审判。 

那些生活正直、信仰真主的人将得到天堂的奖赏,而那些拒绝信仰、犯下恶行的人将面临地狱的惩罚。

伊斯兰教中的先知被认为是真主选来引导人类的使者。他们是最优秀的人,以诚实、正直和虔诚著称。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传递上帝的信息,号召人们只敬拜上帝,过正直的生活。 

每位先知都带来了满足其族群特定需求的教义,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通过《古兰经》传递了最终的完整信息。

古兰经》的保存被视为神迹,是其真实性的见证。

与随着时间推移而被篡改或遗失的以往经文不同,《古兰经》自 1400 多年前降生以来一直保持不变。 

这种保存方式确保了伊斯兰教的原始信息能够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接受,使他们能够按照真主的意愿遵循真主的指引。

伊斯兰教承认以前的亚伯拉罕宗教(包括犹太教和基督教)是真主引导人类的计划的一部分。然而,伊斯兰教认为,这些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篡改了,其原始信息已被破坏。

古兰经》被视为最终和完整的启示,它纠正了这些变化,恢复了真正的一神教信仰。伊斯兰教在尊重其他宗教信徒的同时,也邀请他们接受伊斯兰教的最终启示,将其视为同一神圣指引的延续。

伊斯兰法或伊斯兰教法源于《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教诲。 

它提供了一个让上帝喜悦的生活的综合框架,涵盖敬拜、伦理、社会正义和家庭关系等方面。 

伊斯兰教法的主要原则包括正义、平等、同情和保护个人权利。伊斯兰教法旨在促进社会福祉,同时确保个人履行其宗教义务

伊斯兰教非常强调社会责任,鼓励信徒为社区做出积极贡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被称为 "天课"(Zakat)和 "萨达卡"(Sadaqah)的慈善行为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做法。天课是一种强制性的慈善形式,将个人财富的一部分捐献给需要的人,而萨达卡则是自愿的,可以随时捐献。

伊斯兰教教导人们,关爱穷人、孤儿和弱势群体是赢得真主眷顾的一种方式,也是信仰的一个重要方面。

伊斯兰教义强调个人行为和道德在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性。鼓励信徒诚实、公正、富有同情心和谦逊。 

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箴言详细指导了从商业交易到家庭关系等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品格被认为是真正信仰的标志,穆斯林被鼓励不断追求道德上的卓越。

伊斯兰教教导人们,环境是真主的创造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古兰经》将自然界描述为真主存在的标志,是真主给予人类的信任。 

鼓励穆斯林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浪费,并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爱护地球被视为一种敬拜行为,反映了信徒对上帝命令的承诺。

伊斯兰教认为财富是真主的赐福,但也强调随之而来的责任。 

我们鼓励信徒通过合法途径赚取财富,并将其用于造福社会。 

古兰经》警告人们不要贪婪和囤积财富,鼓励人们慷慨解囊,与有需要的人分享资源。贫穷不是一种诅咒,而是一种考验,《古兰经》敦促社会通过慈善和社会正义行动支持穷人和弱势群体。

伊斯兰教赋予妇女许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工作权、拥有和继承财产权以及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权利。 

古兰经》强调在真主眼中男女平等,指出男女双方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同等责任,并将受到相应的奖赏或惩罚。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还强调善待和尊重妇女的重要性,强调她们作为家庭和社会重要成员的作用。

祈祷是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之一,在穆斯林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信徒与真主之间的直接联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五次。 

祷告提醒人们上帝的存在,并强化信徒遵循上帝指引的承诺。 

穆斯林通过祈祷寻求真主的帮助,表达感激之情,祈求宽恕。它是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也是与造物主保持持续联系的一种方式。

事情发生后,万能的真主并没有让人类迷失方向。祂将《古兰经》作为最后的启示赐予人类,并承诺将保存《古兰经》,而祂也确实做到了。

如今,《古兰经》逐字逐句地保留着 1400 年前的启示。这是有客观证据支持的,而不仅仅是信仰。

  1. 有一些古兰经手稿与我们今天拥有的古兰经完全相同,可以追溯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时代。圣经》中没有这样的记载;所有手稿都有至少 300 年的空白!
  2. 最重要的是,《古兰经》的口耳相传和背诵一直延续到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时代。如今,数百万人背诵《古兰经》,并与在他们之前背诵《古兰经》的人进行比对,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这确保了《古兰经》从未出现过任何错误或篡改。在《圣经》中,没有发现任何一卷书有相连的传述链,而且大多数书的作者都不详。
  3. 最后,保存古兰经的证据是,古兰经始终只有一本。古兰经》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这一事实非常简单而明确地证明了《古兰经》的保存。

    对比《圣经》,几个世纪以来,《圣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有无数的版本。

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古兰经》是真实的,也是其他经文所没有的。此外,《古兰经》在 1400 年前就承诺了这一事实,这也是古兰经只能来自全能的真主的重要证据。

首先,你需要区分两件事:部分肯定和完全肯定。

在《古兰经》中,没有完全的肯定;因此,《圣经》或任何基督教或犹太教经文都没有权威性。所有经文都可以用部分肯定来解释,因为书中可能只有部分内容是真实的。

古兰经》根本没有提到 "圣经"。因此,对穆斯林来说,《圣经》与所有基督教和犹太教经书一样,与其他许多基督教团体的经书没有区别。简而言之,《约翰福音》和《犹大福音》在客观上和《古兰经》中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看到任何经文说明它们之间有区别,请告诉我。

最后一点是,有大量经文揭露了基督徒和犹太人是如何错误或故意地篡改经文的。

这也得到了客观证据和事实的验证,使部分肯定成为阅读《古兰经》的人理解《古兰经》的唯一合理结论。

古兰经》经常纠正《圣经》。因此,怎么会有人说《古兰经》肯定了它所纠正的东西!

耶稣(愿主赐福之)是安拉(全能的真主)的仆人。他是真主创造的人,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每一次心跳都依赖于真主。但真主选择了他作为先知和使者。

他接受神的信息,并与人们分享,引导他们走上全能神的道路。他教导他们好的,警告他们坏的,等等。

在耶稣之前,曾有许多使者被派往各国。在他之后,只有一位使者作为最后也是最后一位使者被派往全人类:他就是来自亚伯拉罕阿拉伯血统的阿卜杜拉之子穆罕默德。

每一位先知都是为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时间而被派遣的,而最后一位先知,因为他是最后一位,是被派遣给全人类的,直到时间的尽头。

朋友,它们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

两人都是万能的真主的奴隶。两人都是全能的真主派来的先知和使者。两人从未号召任何人崇拜他们或称他们为神。相反,两人都号召人们只崇拜上帝,即派遣他们两人的上帝。

两人都宣称,只有一位真神,他是天地的创造者,只有接受 "除他之外没有神 "的观点,才能获得救赎。

两人都相信上帝不是人、偶像、猴子或类似的东西。最后,这两个人都是更大群体中的一员。无数的其他先知和使者都与这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信念。

这两个人就像亚伯拉罕、以实玛利、以撒、约瑟、摩西、诺亚、亚当、施洗约翰等人一样。他们都是上帝的奴隶。他们都曾创造奇迹。都是全能上帝的先知。他们都在呼吁同一件事。

钉十字架被认为是一种可耻的死法,罗马帝国的 "公民 "可以免于这种惩罚。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延长死亡的痛苦,而且是为了肢解尸体。 

以色列人计划让他们的弥赛亚--上帝的使者耶稣--屈辱地死去。上帝以其无限的仁慈阻止了这一可憎的事件,他将耶稣的肖像安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并让耶稣的身体和灵魂活着升入天堂。 

古兰经》对这个人是谁的确切细节只字未提,但我们知道并确信他不是先知耶稣。

穆斯林相信,《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真实传述包含了人类按照真主的诫命崇拜和生活所需的全部知识。 

因此,如果小细节没有得到解释,那是因为上帝以其无穷的智慧判断出这些细节对我们无益。

古兰经》用真主自己的话解释了反对耶稣的阴谋,以及真主欺骗以色列人并让耶稣升天的计划。"因为他们说:'我们杀了弥赛亚,真主的使者玛利亚之子耶稣。'虽然他们并没有杀死他,也没有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这只是他们的幌子。 

那些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是有疑问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只是猜测;但事实是,他们并没有杀死他。相反,上帝使他复活了。 

因为他是全能的,是至睿的。(古兰经》4:157-158)以色列人和罗马当局都无法伤害耶稣。真主明确指出,他使耶稣复活,使他摆脱了假借耶稣之名的谎言。"耶稣啊!我必定结束你在大地上的逗留;我将使你归于我,并使你脱离不信道者......"(《古兰经》3:55)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本。它代表着耶稣为人类的罪孽而死的信念。 

耶稣受难是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但穆斯林却完全拒绝接受这一教义。在介绍穆斯林对耶稣受难的看法之前,了解一下伊斯兰教对原罪概念的反应可能会有所帮助。 

当亚当和夏娃在乐园中吃了禁树的果实时,他们并没有受到蛇的诱惑。是撒旦欺骗和说服了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行使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夏娃并没有独自承担他们的错误。亚当和夏娃意识到了他们的悖逆,感到懊悔,并乞求上帝的宽恕。 

真主以其无限的仁慈和智慧宽恕了他们。伊斯兰教没有原罪的概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罪人不得承受他人的重担"(《古兰经》35:18)。(古兰经》35:18)真主、真主之子,甚至真主的先知都不需要为人类的罪孽牺牲自己来换取宽恕。伊斯兰教完全反对这种观点。伊斯兰教的根基在于我们确信,我们只应崇拜真主。 

宽恕来自于唯一的真神;因此,当一个人寻求宽恕时,他必须顺从地转向真神,带着真正的悔恨乞求宽恕,并保证不再重犯。然后,也只有这样,罪孽才会得到宽恕。 

根据伊斯兰教对原罪和宽恕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伊斯兰教教导我们,耶稣不是来为人类赎罪的;相反,他的目的是重申在他之前的先知们所传达的信息。"......除真主和独一的真主外,任何人无权受崇拜......"(《古兰经》3:62)穆斯林不相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不相信他死了。

如今流传的《圣经》版本之多让人惊叹。每个版本都各不相同,但每个版本都声称自己是原版。

有些人喜欢向世人宣称他们的书是神所默示的。圣经》提摩太后书 3:16 说:"一切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但基督徒不明白的是,"实质上,他们的《圣经》内容并非圣经,而只是故事、叙述、事件和传统"。

 当我们了解到某些版本的《圣经》比其他版本包含更多的书籍时,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1- 东正教版本包含 86 本书籍;

2- Charismatic 版本包含 76 本书籍;

3- 罗马天主教版本包含 73 册; 

4-所有新教版本都包含 66 部经书,包括耶和华见证人使用的《圣经新世界译本》和其他版本,如《新国际版本》和许多其他版本。

古兰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全人类的慈悲

在伊斯兰教中,我们发现了唯一的圣书(真主之言)。

所有穆斯林都会背诵并遵循《古兰经》。

愿真主赐福于伊斯兰教。

众所周知,先知穆罕默德在阿伊莎 6 岁、他 50 岁时娶了她。 

当她长到 9 岁,也就是青春期的时候,婚姻就完成了,从生物学上讲,这使她成为一个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而且在世界大多数文化中(据我所知没有例外),她是一个可以结婚的女人。 

当然,考虑到当地的文化,这是女子结婚的常见年龄,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是正常、普遍和符合社会标准的。

这些都是当地和当时的情况。如今,人们寿命更长,有机会学习、发展其他技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这在当时是没有的。 

此外,今天的女性在 20 岁左右进入成熟期,这在以前的时代是没有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被迫承担起今天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必承担的责任。 

即使在巴西,12、13、14 和 15 岁的人之间的婚姻在 50 年前也很常见,但近些年来,这种婚姻已经很少见了,我们也因此认为这种婚姻很奇怪,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是被迫结婚的,这也是我们对这个年龄段的婚姻有负面报道的原因。

天使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看不见 "世界的一部分。 

天使是由光创造的。[穆斯林说]他们不吃不喝。

他们在人类之前被创造是肯定的,因为《古兰经》说(释义):"你们的主说:'我将在大地上创造一个副手':"看哪,你们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将在大地上创造一个代治者'"。[2:30]真主告诉他们他要创造人类的意图这一事实表明,他们早已存在。

"阿卜杜拉-伊本-马斯欧德(愿主喜悦之)说:安拉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看到了吉卜烈勒的真身。他有六百只翅膀,每只都覆盖地平线。从他的翅膀上掉下了珠宝、珍珠和红宝石,只有真主知道它们"。

安拉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描述吉卜利勒时说道:

"我看到吉卜力从天而降 他的巨大身躯填满了天地之间的空间"[穆斯林语]

真主说(释义):

"赞颂真主,他(无中生有)创造了天地,他使天使成为有翅膀的使者--两对、三对或四对--他随心所欲地创造万物,因为真主有掌管万物的大权"。[35:1]

天使并不都是一样大小或地位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就像美德存在差异一样。

天使们不会厌烦或厌倦对安拉的怀念和崇拜

真主说(释义):

"他们夜以继日地赞美他,从不懈怠"[21:20]

精灵是由无烟之火创造的。[穆斯林]

精灵是真主造物的一部分,他们是真主的奴隶,与人类一样要对真主负责,遵守真主的命令和禁令。他们中有信道者、不信道者和作恶者。行善者将进入天堂,作恶者将受到惩罚。真主说(释义): 

"我(真主)没有创造精灵和人类,除非他们崇拜我(独一)"。[51:56] 

撒旦是精灵吗?

是的,堕落的概念并不存在

他们住在哪里?

他们经常聚集在废墟和不干净的地方,如厕所和垃圾场。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过"这些厕所闹鬼(有魔鬼居住),所以当你们中的任何人去上厕所时,让他说:'A'odhu Billahi min al-khubthi wa'l-khabaith (我向真主寻求庇护,远离男女魔鬼(和邪灵)'"。[艾布-达伍德]

伊斯兰教是仁慈的宗教。它不允许恐怖主义。 安拉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将谋杀列为第二大罪过,并警告人们:

"在审判日,人们之间首先要判决的将是那些流血事件"。
[布哈里圣训集》,第 6533 号圣训]

古兰经》强调对非战斗人员的正义和仁慈。万能的真主说

"真主不禁止你们与那些不因宗教而与你们争斗、不把你们逐出家园的人交往,不禁止你们正直地对待他们,公正地对待他们。真主喜爱公正的人"。
[穆塔哈奈经》,60:8,法赫德国王复译本。]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禁止士兵杀害妇女和儿童。 据报道,他说

"不要杀害妇女、儿童或非战斗人员"。
[穆斯林圣训集》,第 1744 号圣训]

在另一个传述中,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强调了生命的神圣性,即使是条约规定的人也不例外:"谁杀死了与穆斯林有条约的人,谁就闻不到天堂的香味,尽管天堂的香味在四十年的距离之外也能闻到"。
[布哈里圣训集》,圣训第 3166 号]

保罗提出了原罪和需要救赎的学说。这个不公正的概念声称,人类之所以有罪,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亚当)犯了罪。

"因此,正如罪因一人入了世界,死又因罪入了世界,这样,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 5:12-14)。

然而,这与《福音书》相矛盾:

"耶稣看见了,非常恼怒。他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拦阻他们,因为神的国是属于这样的人的'"(马可福音 10:14;马太福音 19:14;路加福音 18:16-17)。

儿童是无辜的,他们将进入天堂,那么原罪的概念从何而来?旧约》也驳斥了这一观点:

"犯罪的人就是必死的人。孩子不分担父母的罪,父母也不分担孩子的罪......"(以西结书 18:20)。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任何灵魂都不得承受他人的负担......"(《古兰经》6:164)。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不能承担他人的罪过。

古兰经》与《圣经》不同。圣经 "一词来自希腊语 "Biblios",意思是 "书籍的汇编"。相比之下,《古兰经》并非汇编,而是真主直接启示给先知穆罕默德并随后印刷传播的圣言。

面纱是一些穆斯林妇女佩戴的一种面纱。除眼睛外,面纱会遮住整个面部。根据伊斯兰教的一些解释,佩戴面纱被视为表达自尊和对真主虔诚的一种方式。一些穆斯林认为,面纱是伊斯兰教规定的保持谦逊(头巾)的一部分。

许多人由于错误信息和误解而惧怕穆斯林,而这些错误信息和误解往往是由带有偏见的媒体描述所造成的。以下因素加剧了这种恐惧:

  1. 媒体偏见 媒体倾向于突出涉及穆斯林的犯罪,并经常将穆斯林的宗教与暴力联系在一起。当非穆斯林犯罪时,他们的信仰却很少被提及。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看法,认为穆斯林天生就有暴力倾向。
  2. 缺乏知识: 许多人不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很容易受到负面成见的影响。这种无知导致了误解和恐惧。
  3. 曲解伊斯兰教义: 伊斯兰教的一些教义,如圣战,经常被误解。圣战主要是关于争取正义和自我完善,但经常被误解为暴力的同义词。
  4. 断章取义《古兰经》经文: 有些人错误地引用《古兰经》,将伊斯兰教描绘成暴力的,他们往往忽略了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中更广泛的和平与正义的信息。

对穆斯林的恐惧主要源于缺乏了解。通过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接触并了解他们的信仰,可以消除许多恐惧。

伊斯兰教在严格的条件下允许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娶一个以上的妻子,最多可达四个)。但这不是强制性的,大多数穆斯林男子只娶一位妻子。古兰经》允许一夫多妻制,以满足社会需求,如照顾寡妇或孤儿,尤其是在战争时期。

古兰经》对一夫多妻制规定了条件,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妻子。如果一个男人担心自己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妻子,那么他只能娶一个妻子。

真主说

"你们可以娶[其他]女人中使你们高兴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如果你怕不公正,那就只娶一个......"(《古兰经》4:3)。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伊斯兰教之前,许多文化和宗教就实行一夫多妻制,包括亚伯拉罕、大卫和所罗门等先知。伊斯兰教是唯一对一夫多妻制婚姻做出明确限制(四个妻子)并强调公正的宗教。

有些人误以为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在大约 1400 年前创立伊斯兰教的。然而,这是不正确的。伊斯兰教认为,它是启示给所有先知的同一个宗教,从亚当开始,直到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和耶稣等先知。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被派来恢复一神论和服从真主的原始信息的最后一位使者。

真主说

"每个民族都有一个使者,所以当他们的使者到来的时候,他们之间将受到公正的审判,他们不会受到冤屈"。(古兰经》10:47)。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并没有引入一个新的宗教;他恢复了前几位先知的信息,并以最后的启示--《古兰经》--完成了这一信息。

是的,《圣经》早于《古兰经》问世。然而,今天的《圣经》是由一些历时久远写成的书籍汇集而成的,其中包括保罗等人的书信。圣经》是在耶稣升天多年后编纂的。

相比之下,《古兰经》是真主历经 23 年直接启示给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自启示以来一直保持不变。它是真主的最终和完整的信息,确认了之前经文的真理,同时纠正了改动和误解。

新月常常被误认为是伊斯兰教的象征,但事实并非如此。将新月作为一种标志起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当时被用作清真寺的标记,以区别于教堂或其他建筑。

伊斯兰教没有像基督教十字架那样的官方标志。穆斯林不崇拜月亮,伊斯兰教禁止崇拜真主以外的任何东西。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在真主的迹象中,有黑夜和白昼,有太阳和月亮。你们不要叩拜太阳或月亮,你们应当叩拜创造它们的真主,如果你们崇拜的是他的话。(古兰经》41:37)。

月亮只是用来计算伊斯兰历法,特别是用来确定斋月的开始和其他重大事件。

圣经》中出现 "基督教会"(INC)这个名字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真正的宗教。许多基督教派声称自己是唯一的真信仰,因为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圣经》的某些译本中。

然而,宗教的真伪并不取决于其名称是否出现在《圣经》中。伊斯兰教认为,唯一真正的信仰是崇拜真主的一神教信仰,这在所有先知教义中都是一致的。

经文中使用宗教名称并不能自动证明经文的真实性。

伊斯兰教认为,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处于 "Fitrah "状态,即天生信仰真主(安拉)。因此,当有人皈依伊斯兰教时,他们就被视为 "回归 "了自己最初的、自然的信仰,这也是 "Balik-Islam"(意为 "回归伊斯兰教")一词的由来。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处于Fitrah状态,是他的父母让他成为犹太人、基督徒或拜火教徒"。

因此,皈依伊斯兰教被认为是回归自己的原始信仰,而原始信仰可能因成长经历或文化影响而有所改变。

乍一看,伊斯兰教似乎禁止许多事情。然而,真主只禁止对人类的健康、生命和性格有害的东西。

真主比被造物更了解自己,因此只禁止有害的事物。例如,酒精、赌博和高利贷(利息)等物质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为了人类的福祉而被禁止。

真主说

"但也许你憎恨一件事,而它对你有益;也许你喜爱一件事,而它对你有害。真主是知道的,而你们是不知道的。(古兰经》2:216)。

实际上,伊斯兰教所允许的远远超过所禁止的,所禁止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

首先,伊斯兰教要求只崇拜和信任真主。任何可能导致将伙伴与真主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包括依赖护身符,都是严格禁止的。

其次,佩戴护身符涉及到依靠真主以外的东西来获得保护或好运,这可能会导致邪教(多神教)。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曾说过:

"佩戴护身符的人犯下了邪教"。(艾哈迈德)。

大多数使用护身符的人往往依赖迷信,甚至与邪恶的精灵打交道。伊斯兰教教导人们唯有依靠真主才能得到保护和祝福。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禁止男性穿金戴银,但允许女性穿金戴银。这一规定旨在区分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谦逊准则。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

"我的乌玛(族群)禁止男人穿丝绸和黄金,但允许他们的女人穿"。(艾哈迈德、提尔米迪、安纳萨伊)。

现代科学还表明,佩戴黄金可能会对男性健康产生有害影响。金原子可以穿透皮肤进入血液,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伊斯兰教没有某些文化中理解的 "鬼魂 "概念。逝者的灵魂不会回到这个世界与生者交流。任何此类显现都是精灵的杰作,他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你确不能使死人听见"(《古兰经》27:80)。(古兰经》27:80)。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也曾说过:

"亚当之子死后,他的所有行为都会终止,除了三件事:持续的施舍、有益的知识或为他祈祷的义子"。(穆斯林语)。

人一旦死了,就不能再回到这个世界,任何所谓的与灵魂的相遇都是精灵的欺骗。

很多人认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目的的,但这是不正确的。真主在《古兰经》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的是崇拜真主。真主说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是为了崇拜我。(古兰经》51:56)。

崇拜真主是我们存在的首要原因。通过崇拜,我们才能在今生和来世找到安宁、目标和成就。

如果您担心皈依伊斯兰教后会遭到家人或社区的负面反应,那么在继续学习宗教知识的同时,您可以不公开自己的皈依行为。您可以谨慎地践行信仰,并注重在行动中体现伊斯兰价值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家人可能会注意到你在性格和行为上的积极变化,使你在准备好时更容易表露自己的皈依。

穆斯林不使用 "天父 "一词,因为这意味着人类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并不适用于安拉。在伊斯兰教中,真主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后代或父母。他是万物的创造者,没有与之对等的人或伙伴。

古兰经》说

"你说:他是真主,独一的真主;他是永恒的真主,绝对的真主;他不生育,也不被生育,没有任何物能与他相似"。(古兰经》112:1-4)。

基督教中的 "父亲 "一词可能有隐喻的含义,但伊斯兰教避免使用此类词语,以免混淆真主的本性。

今生,无人能见真主。真主的伟大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即使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升天(Mi'raj)时也无法直接看到真主。有一层光幕阻碍了他的直视。

不过,伊斯兰教的信仰之一是,信徒们将在后世见到真主,这是乐园中最大的奖赏之一。

古兰经》说

"视觉不感知他,但他感知[一切]视觉;他是微妙的,是熟知的"。(古兰经》6:103)。

在伊斯兰继承法中,男女在某些情况下的继承份额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平等。不同的份额反映了伊斯兰教赋予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经济责任。

男性有义务在经济上支持自己的家庭,包括妻子、子女,有时还包括其他亲属。而女性则没有义务将财富花在自己身上。因此,男性获得的更多份额是对他们所承担的经济负担的一种平衡。

在伊斯兰教中,男性在严格的条件下最多可以娶四个妻子,但女性不允许有一个以上的丈夫。这是因为,在伊斯兰教法中,家族血统和继承权至关重要,而拥有多个丈夫会造成父子关系和继承权的混乱。

此外,伊斯兰教法将家庭结构的幸福放在首位,只有在所有妻子之间都能保持公正和公平的情况下,才允许一夫多妻制(拥有一个以上的妻子)。如果一个男人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他只能娶一个妻子。

如果上帝想要孩子,他可以做到。但并不是所有上帝能做的事,他都会去做。这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但我们不做,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人性。 

例如,你可以裸体出门,但你不会这么做,因为这不是一个正常人的工作。上帝也是一样,有些事情他可以做,但他不会去做,因为这不符合他的神性。 

上帝不能生儿育女是有原因的。首先,上帝不需要繁衍,因为他是无限的,所以他不需要子嗣来继承他的神位。 

请记住,上帝是唯一的,如果他生了或生了,就有可能跟随他。动物生孩子不也是动物吗?人出生时不也是一个人吗?所以,当上帝生下一个孩子时,他很可能也是一个上帝,这将摧毁 "上帝只有一个 "的信念。

首先,一个人进入伊斯兰教,并不意味着他必须立即改变自己的习惯。这需要时间,他必须首先加强自己的信仰和对伊斯兰教的了解,直到由他来推动自己避免和放弃被禁止的事情,过被命令的生活。但他最好能尽快遵循伊斯兰教义,因为这正是伊斯兰教 "服从、降服和遵从真主--安拉的旨意 "的精神所在。如果一个人故意不履行伊斯兰教的原则,他的伊斯兰教将是不完整的。

其次,如果我们注意并列出禁止的东西,就会发现似乎有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上帝允许我们做的恩典,就会得出结论:我们非常有福,因为上帝允许我们做的比禁止我们做的要多。

在伊斯兰教中,只有损害、影响或伤害人的健康、生命或人格的事情才是被禁止的。

只有真主知道什么对他的造物是好是坏。

但对于这个问题,这些都是伊斯兰教的一些禁忌:

禁止吃猪肉、死动物(双死)、酒精以及安拉在《古兰经》第 5-3 章 "麦加 "节中所说的一切;

"你们禁止(作为食物)的是麦塔赫(死牲畜、未宰杀的牲畜)、血、猪肉和未提及真主之名而宰杀的牲畜,这些牲畜是献给真主之外的其他人的,或者是宰杀后献给偶像祈祷的),或者是被勒死的(套索),或者是被猛击或摔死的,或者是被刺穿(尖锐的)角的,以及被野生(或野生)动物吃掉的其他部分,除非你在它咽气之前宰杀了它。(你们也被禁止)用箭(或弓)来寻找财富或决定......"

此外,还禁止食用、饮用、吸食或注射酒精和所有令人陶醉的饮料或类似饮品。

真主说,《古兰经》,Al-Maa'idah 章,5:90-91;

"信道的人们啊所有康尔(醉酒)、赌博、安萨卜和阿兹拉姆(用箭寻求命运或决定)都是撒旦所憎恶的行为。因此,(严格)避免这一切,以便你们成功。撒旦只想通过 "康尔"(醉酒)和赌博在你们之间播下愤怒和仇恨的种子,(他想)阻碍你们对真主的纪念和礼拜。那么,你们不戒酒吗?

所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和饮料,如香烟等,都是被禁止的。真主说,《古兰经》,An-Nisaa 章,4:29:

"你们不要自杀(或互相残杀)。真主必怜悯你们"。

这些都是伊斯兰教的一些禁忌。但你知道吗,伊斯兰教禁止的大部分行为在《圣经》中也是禁止的。湿:

禁止猪肉

"猪有脚和胫骨却不咀嚼肉粒" "是你们所憎恶的" "你们的"

[利未记 11:7-8]

还禁止饮酒:

"不要在混乱的地方醉酒,要被圣灵充满"

[以弗所书 15:18]

因此,当你进入伊斯兰教时,只有这样,你才能完全遵从真主的任何命令或禁令,为自己着想。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并列举禁止的事情,就会发现似乎有很多,但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上帝允许我们做的恩典,就会得出结论:我们非常有福,因为上帝允许我们做的事情比他禁止我们做的事情还要多。

在伊斯兰教中,只有损害、影响或伤害人的健康、生命或人格的事情才是被禁止的。

真主[全能真主之名]是万物的主宰,他知道自己创造的一切是好是坏。

他知道他的造物的弱点和优点。因此,凡是他禁止的,都是有害的;凡是他命令做的,都是有益的。这些是伊斯兰教禁止的一些食物。

真主说

你可能讨厌某样东西,但它对你有益;你可能喜欢某样东西,但它对你有害。真主知道[对你们有益的东西],但你们不[完全]知道。[古兰经》2:16]

很明显,可食用的动物数量很多,无法在此回答中一一列举,但我可以为您举出一些标准和例子,正如我们的伊玛目所提到的那样,通过这些标准和例子可以了解相关的规定。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们。所以我说

动物分为三类:陆生动物、不能在水外生存的水生动物(例如,如果你把它拿出来,它就会死),以及第三种同时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动物。

至于第一类陆地动物,有几种是不能吃的:

首先,不允许食用掠食性动物中用尖牙攻击的陆地动物,如狮子、狼、狗、猫、熊、猴子和大象。此外,用爪子、指甲攻击的动物,即猎鹰、老鹰等鸟类也不允许食用。

其次,先知(愿真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吩咐杀死的任何动物都不能食用,如蛇、乌鸦和老鼠。

第三,任何肮脏的生物,如蠕虫、蚂蚁、蜜蜂、苍蝇和所有昆虫,以及有毒的昆虫[s. are impermissible to eat]。

第四,任何已明确规定不能食用的动物,例如家驴。

第五,父母一方是可以食用的动物,而另一方是不可以食用的动物,这种动物是不能食用的,因为它的不允许性被克服了,比如马和家驴所生的骡子。

第六,先知(愿真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禁止捕杀的任何动物,如青蛙,都不能食用。

因此,有了这些明确的标准,你就能知道吃陆地上的什么是有害的。你也会因此知道哪些动物是可以吃的,所以我们说:

任何动物,只要不是靠尖牙或利爪获取力量,而且先知(愿安拉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没有禁止食用或宰杀,或者先知(愿安拉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没有命令食用或宰杀,或者不是肮脏的动物,也不是伤害人的动物,或者不是由允许食用的父母和不允许食用的父母所生,那么就可以食用。 

这些都是放牧的牲畜,如骆驼、牛、山羊、鹿、马和野驴,它们身上都有条纹,根据我们的伊玛目,兔子以及鸡、鸽子、鸟、鸭、鹅和其他类似的不会用爪子攻击的鸟类都是可以吃的。

至于水生生物,不管看起来像不像鱼,都是可以吃的,但含有毒物的有害生物除外,因为它们是不能吃的。

至于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生物,吃它们是被禁止的,比如蛇、鳄鱼、乌龟、螃蟹和其他类似的生物。

What Islam offers is not just worldly things, but salv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person to know and accept the truth, especially since salvation depends on it. In Islam, it is not only our character that is meant to be changed, but also our soul, so that it is ready to face our Creator. That is why Allah Himself declared in the holy Quran:

“Do not let yourselves die except as true Muslims [those who follow, surrender to the will of God; Allah].”
[Quran 3:102]

Our worship of God is meaningless if we do not fully follow Him and if our method of worship is wrong.

This is because death is sudden and does not choose an age. Therefore, whenever we find the truth, it is only right that we accept it immediately. No one will accompany us to our grave except one, and that is our good deeds dedicated to the true Creator, not to false idols. Our family, loved ones, and even our accumulated wealth cannot be taken with us, and they will not accompany us, no matter how hard we try to bring them. May the events happening around us, like death, serve as a reminder. That is why the Prophet Muhammad, peace be upon him, said: “Increase your remembrance of the destroyer of worldly pleasures [which is death].” Learning is always there. Anytime, as long as there is life, there is still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but when it comes to accepting the truth, which is one of the paths to salvation, the opportunity a person has will disappear if death catches up with them. Allah said in the Glorious Quran:

“And whoever seeks a religion other than Islam, it will never be accepted from him, and in the Hereafter, he will be among the losers.”
Quran Chapter 3, Verse 85

Salvation does not require any blood sacrifice for a person to attain it. Even your Bible provides a great example regarding this. For instance, in the story of “The Prodigal Son,” the wayward son repented and returned to his father, and the father welcomed and forgave him openly without any exchange or sacrifice. If a human can do this, how much more can God? This is clearly written in the Bible. Read:

Ezekiel 18:20-22 RTPV05
“The one who sins is the one who will die. The child will not be punished for the father’s sin, nor will the father be punished for the child’s sin. The righteous person will live because of his righteousness, and the wicked person will die because of his wickedness.” “If a wicked person turns away from his wickedness, follows my decrees, and does what is just and right, he will live. All the wrongs he has done will be forgotten, and he will live because of the good he has done in the end.”

And the Quran itself agrees with this. Allah said in the Glorious Quran:

  1. “No soul will bear the burden of another, and even if someone desires to carry another’s heavy sin, they will find no one to bear their sin, even if they ask for it to be borne by their own blood, such as their father, brother, or similar.”
    Quran Chapter 35, Verse 18

✍️ Jalil Satur Divino

Salvation does not require any blood sacrifice for a person to attain it. Even your Bible As Muslims, we are certain that salvation lies in Islam, but no Muslim can be sure if they will immediately enter paradise or not. Whether Muslim or not, everyone will go through God’s judgment. Some people may claim to be Muslims but only in name, yet they do not understand or follow what God has instructed. They do not believe in and follow God’s commands, but instead do what is prohibited. However, this does not exempt them, as God has given us free will—the freedom to choose obedience or disobedience, and whether we believe or not. But with this freedom comes reward or punishment for what we choose. Allah [God] said in the Glorious Quran:

“And say: ‘The truth is from your Lord, so whoever wills, let him believe; and whoever wills, let him disbelieve.’ Indeed, We have prepared for the wrongdoers a fire whose walls will encompass them. And if they call for relief, they will be relieved with water like molten copper, which will scald their faces. Wretched is the drink, and evil is the resting place.”
[Quran 18:29]

Some may ask, “If we’re all the same, whether Muslim or not, why should I become a Muslim?” The answer is simp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slims and non-Muslims is the hope of relief from the punishment in the Fire if a Muslim is ever punished there. Muslims will only pay for their sins and be punished according to their disobedience, but they will not stay in Hell forever. After paying for those sins, they will eventually enter Paradise because of their belief in the oneness of Allah. It was narrated in a hadith:

It was narrated from Jaabir (may Allah be pleased with him) that the Messenger of Allah (peace and blessings of Allah be upon him) said of the Jahannamiyyoon (those who had been in Hell) that they “would be brought forth from the Fire after having been in it. They will come out as if they are branches of sesame. Then they will go into one of the rivers of Paradise, where they will wash themselves, then they will emerge like sheets of paper.”
Narrated by Muslim (191).

Those who have faith in Allah but have sinned and were not forgiven for their sins, which led them to Hell, will also be brought out of Hell because the Prophet said, “Whoever says with faith that there is no deity worthy of worship except Allah will enter Paradise.” But for Muslims who have sinned, they will only enter after they have paid for their unpardoned sins.

Meanwhile, those who spent their lives worshipping idols [Non-Muslims] and rejected the truth of Islam, despite receiving and understanding its message, will remain in Hell forever because of their rejection of the truth. Despite God’s mercy and grace, there is one sin He will never forgive, and that is associating partners with Him (Shirk). Allah said in the Glorious Quran:

“Indeed, Allah does not forgive association with Him, but He forgives what is less than that for whom He wills. And whoever associates others with Allah has certainly invented a tremendous sin.”
[Quran 4:48]

And Allah also said:

“Indeed, those who disbelieve from among the People of the Scripture [Jews and Christians] and the polytheists will be in Hellfire, abiding eternally therein…”
[Quran 98:6]

This is for those to whom the message of Islam came, understood it, but rejected it and died without returning to the One True God, Allah.

God is just, and He cannot treat equally those who worship Him and avoid what He has prohibited with those who indulge in disobedience and worship false gods.

In the end, it is up to you to accept or reject what you have read. We are merely here to convey the message. May you approach Islam with an open mind and fair judgment. I hope you understand.

✍️ Jalil Satur Divino

P.S.
The term “God” was used in the answer because the question was asked by a non-Muslim, so we adapted our language to ensure better understanding. However, at times, we also used the name “Allah” to help clarify that the God we are referring to is none other than Allah.

Every generation was sent by God prophets and messengers who would guide the way to salvation, for they would correct and teach the lessons revealed to them by God. Allah clearly stated in the Quran:

وَلَقَدۡ بَعَثۡنَا فِي كُلِّ أُمَّةٖ رَّسُولًا أَنِ ٱعۡبُدُواْ ٱللَّهَ وَٱجۡتَنِبُواْ ٱلطَّغُوتَۖ

  1. “And indeed, We have sent to every nation a messenger [saying]: ‘Worship Allah alone, and avoid the false gods.'”
    An-Nahl | Quran 16:36

Thus, Jesus did not need to recite the Shahadah in the same way as it is recited in this generation because Jesus’ time was different, and he too was a messenger like Muhammad (ﷺ), who was the guide to salvation in his era.

In the time of Muhammad (ﷺ), part of the testimony was to swear that there is one true God and that Muhammad is the Messenger of God. Since the times of Muhammad (ﷺ) and Jesus were different, may Allah’s mercy and blessings be upon them both, we can say that in the time of Jesus, the Shahadah was to testify that there is one true God and that Jesus was the Messenger of God. This is the “formula” for Shahadah or testimony: First, to believe in the One True God, and second, to testify to the Messenger sent by God in that specific era. Anyone who sincerely believes and recites this will be saved.

Some might ask, “This is your Quranic teaching, but does the Bible mention the Shahadah? Does it mention believing in one God and in Jesus as His messenger, as you say?” The answer is “Yes,” and it came directly from the mouth of Jesus. According to John 17:3, the Shahadah is clearly stated. Read:

“And this is eternal life, that they may know You, the only true God, and Jesus Christ whom You have sent.”
John 17:3

This is the Shahadah in the time of Jesus. We can say the same for the previous generations that were sent their own messengers, as they likely testified that there is only One True God and that the Messenger sent to them was the one they encountered.